二十四節氣的特點介紹及注意事項

更新时间: 2024-02-26 02:40:14

最佳答案

二十四節氣是古人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黃經)變化和地面氣候演變次序,將全年劃分的二十四段落,每段約隔半月。

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

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

“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週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第一類是反映季節。二分、二至和四立是用來表明季節。如: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第二類是反映氣候特徵的。直接反映熱量狀況的有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直接反映降水現象的有:雨水、穀雨、小雪、大雪;還有三個節氣:白露、寒露、霜降。

第三類是反映動植物表象的。小滿、芒種;驚蟄、清明。

為了便於記憶,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個“二十四節氣歌”。全歌只有四句,短小凝練。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每月兩節日期定,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甘一,下半年是八甘三。

二十四節氣不僅是指導農業生產的“聖經”,也是指導人們養生、保健的秘寶。這是因為,人與自然界是統一的整體,人的生命活動也必然與二十四節氣緊密相聯。一年四季的變化隨時影響著人體,二十四節氣的變化不一,也必定會引起人的生理和心理機能不斷地發生更替。因此,非常有必要依從二十四節氣的要求,進行養生與保健。

春光正好時

立春(2月4/5日):開始進入春天,萬物復甦。

雨水(2月19/20日):這時春風遍吹,天氣漸暖,冰雪融化,空氣溼潤,雨水增多。

驚蟄(3月5/6日):天氣轉暖,春雷震響,蟄伏在泥土裡的各種冬眠動物甦醒過來及開始活動,所以叫驚蟄。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

春分(3月20/21日):這一天南北兩半球晝夜相等。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

清明(4月4/5日):天氣晴朗溫暖,草木始發新枝芽,萬物開始生長,農民忙於春耕春種。人們在門口插上楊柳條,到郊外踏青,以及祭掃墳墓。

穀雨(4月20/21日):天氣較暖,雨量增加,是北方春耕作物播種的好季節,因為有雨水滋潤大地。

春日融融,是令人驚喜的美好時光,也是最適合重新開始的季節。天氣回暖,萬物吐芽生髮,潛伏在慵懶身軀裡的靈魂已經蠢蠢欲動,等待新生的能量,因此,養生顯得十分重要。

第一招 少發脾氣,多微笑

儘量保持精神愉快,尤其要避免怒氣。科學研究發現,快樂可以增加肝血流量,活化肝細胞。而怒氣不僅傷肝,也是古代養生家最忌諱的一種情緒:“怒氣一發,則氣逆而不順。”

透過發洩和轉移,也可使怒氣消除,保持精神愉快。新的科學研究顯示,主動想一些好玩的、有趣的事,會增加腦內啡分泌,使身心愉悅。

第二招 享受清爽的綠色春蔬

春天肝氣旺盛,相對影響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飲食上仍以清淡為主。綠色蔬菜是最好的春季食物。蔬菜含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恰巧可以補充冬季的攝取不足。譬如春天產的菠菜嫩極味美,亦有養血功效,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春天不需要特別進補,“因為氣候上升,溫補藥反而加重身體內熱,”體質較差的人,一般可選用蓮子、芡實、薏仁、花生、核桃、燕窩、豬肝等平性食物。具多醣類成分的銀耳也有防發炎功效,亦可促進肝臟蛋白質合成。

此外,有過敏氣喘體質的人,在春天要特別注意體質的調整,少吃一些冰冷或寒性(如瓜果)的食物以免引發過敏。

第三招 保暖工作不可少

儘管天氣回暖,保暖工作還是很重要。春天因氣候變化大,加上陽光普照,常讓人忽略初春的善變與寒冷,因此衣著最好慢慢減少。此外,由於膝關節對冷較敏感,因此穿著裙裝時,記得加雙厚一點的褲襪保暖。

第四招 啟動身體的引擎

冬季人體新陳代謝變慢,陽氣下降,春暖花開之時,正好可以重新補充身體的陽氣。起早運動,舒筋活絡也是養護肝臟的方法之一。

試試看最簡單的呼吸調節法:靜靜坐下或站定,全神貫注在呼吸調節中,慢慢地,一點一點用鼻子吸氣、吐氣,並重複數次。簡單的深呼吸可以排除體內積熱,讓身體重新獲得能量。

第五招 用五官體驗新感受

春天,也適合開啟人體的五官感受,體驗全新的世界。旅遊是一個方法,找三五好友郊遊踏青,讓歇息已久的精神感官,在自然環境中重新復甦。或者在書桌上佈置一個有春天感覺的小環境,可以在靠東方的桌角,佈置一個小小的春天角落,工作累了看一看,便會有新的力量和創意。

在美國鄉村,習慣在春天採集新鮮的檸檬,泡成一大壺蜂蜜檸檬汁,做為淨化身體的飲品。檸檬中的類黃酮可以幫助身體減緩過敏反應,防止病毒入侵。具有理氣解鬱功效的玫瑰茶,可以緩解胃部不適症狀,且富含維生素C,可以預防感冒及加速疾病痊癒。也可以買一把甜香的水仙花、風信子回家,將春天的資訊帶入室內。

夏日當頭時

立夏(5月5/6日):夏天開始,雨水增多,農作物生長漸旺,田間工作日益繁忙。

小滿(5月21/22日):大麥、冬小麥等夏收作物,已經結果、籽粒飽滿,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滿。

芒種(6月5/6日):芒種表明小麥等有芒作物成熟,宜開始秋播,如晚谷、黍、稷等。長江中下游地區將進入黃梅季節,連綿陰雨。

夏至(6月21/22日):陽光直射北迴歸線,白天最長。從這一天起,進入炎熱季節,萬物生長最旺盛,雜草害蟲也迅速滋長。

小暑(7月7/8日):正值初伏前後,天氣很熱但尚未酷熱,人們忙於夏秋作物的工作。

大暑(7月23/24日):正值中伏前後,一年最炎熱時期,喜溫作物迅速生長;雨水甚多。

夏熱使人體腠理開洩,加之乘涼飲冷,每易損傷陽氣。如何能做到夏季養陽呢?

調精神:夏季養生重在精神調攝,保持愉快而穩定的情緒,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熱助熱,火上加油。心靜人自涼,可達到養陽的目的。

巧運動:宜透過有益的文體活動來活動筋骨,調暢氣血,養護陽氣。運動要循序漸進,嚴格控制運動量,不要過度疲勞。

慎起居:夏季自然界萬物生長旺盛,起居也應隨之作適應性調節,如清晨早起,洗漱後在室外清靜處散步、慢跑,呼吸新鮮空氣,舒展人體陽氣。

要午睡:中午人體散熱量大,午飯後又昏昏欲睡,透過短暫午睡小歇,可以避開中暑高峰,又可補充夜間睡眠不足。

勿貪涼:老年體弱者,陽氣不足,如長時間對著電扇吹或久居空調室內,反會感到頭暈腦漲,四肢疲乏,精神睏倦,更容易導致受涼感冒等病症。

節飲食:夏季天氣溫熱,應注意飲食調節,切勿極飢而後食,食不可過飽。亦忌極渴而後飲,飲不宜過多。還須慎食瓜果冷飲,以免傷脾胃陽氣。

防中毒:盛夏細菌繁殖迅速,70%的食物中毒發生在夏季。老人小孩胃腸功能薄弱,抵抗力差,發病後極易發生脫水而危及生命,故應做好預防工作。

秋風送爽時

立秋(8月7/8日):秋天開始,氣溫逐漸下降;中部地區早稻收割,晚稻開始移栽。

處暑(8月23/24日):氣候變涼的象徵,表示暑天終止,夏季火熱已經到了盡頭。

白露(9月7/8日):天氣轉涼,地面水汽結露。

秋分(9月23/24日):陽光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北方秋收秋種。

寒露(10月8/9日):天氣轉涼,露水日多。

霜降(10月23/24日):天氣已冷,開始有霜凍,所以叫霜降。南方仍可秋收秋種。

秋天有時不太明顯,但從養生角度卻很關鍵。因為由漫長酷熱轉冷冬的短暫交替,正考驗身體機能,要能儲存能量安度寒冬,就得從涼意甚濃的秋天保養起。

第1招:少辛增酸忌寒涼秋天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避免燥邪傷害。少攝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強肝臟功能,因為中醫認為“肺氣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強肝木” 。從食物屬性解釋,少吃辛,以免加重燥氣。多吃酸食有助生津止渴,但也不能過量。至於脾胃保健,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生菜色拉等涼性食物。就太陽能量來說,秋天陽氣漸收,陰氣慢慢增加,不適合吃太多陰寒食物,菜最好過個火,燙一燙再吃。尤其應避免瓜果,因為“秋瓜壞肚”,像是西瓜、香瓜易損脾胃陽氣。不妨適量吃蘋果、柿、柑桔、梨、葡萄和龍眼。

第2招:養陰補氣中醫師不反對秋天進補,但瞭解自己是哪種體質很重要,因為“補”的內容也各異。有時出現上呼吸道毛病,以為感冒,其實不然。而是有些年紀大的人唾液腺分泌較少,容易眼睛乾澀、乾咳舌燥,並沒有出現紅腫痛的發炎現象,中醫稱為“陰虛”,要適度服用養陰藥,以改善體質。如果屬於過敏體質,著重“補氣”,要偏向溫補,忌吃寒涼食物。

第3招:情緒保守,收斂元氣依照自然界律則,秋天陰氣增、陽氣減,對應人體的陽氣也隨著內收,為了貯存體內陽氣,要早睡早起。《皇帝內經》記載:“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在秋主“收”的原則下,情緒要慢慢收斂,凡事不躁進亢奮,也不畏縮鬱結。“心要清明,性保持安靜”,在時令轉變中,維持心性平穩,注意身、心、息的調整,才能保生機元氣。

第4招:適當的運動秋天不算太冷,空氣質量較佳,不妨多接近自然、多運動,吸收天地精華。尤其伸展動作,可維持身體靈活度,滋脾補筋,強化迴圈。伸展具有“運化作用”,能收斂心神。運指呼吸,“運之始暢”,意思是呼吸一旦舒暢開來;“化之始通”,從呼吸帶動的迴圈系統、腸胃消化到內分泌系統,一路順暢,氣血迴圈自然活絡。要注意的是,早晚較冷時,不要在外面運動。尤其老年人,容易受寒,需調整運動方式。

第5招:穿明亮衣服有種說法,秋天要多吃白色食物,這是延伸自五行理論(“木火土金水”對應“青赤黃白黑”再對應“肝心脾肺腎”)。秋天萬物枯敗,充滿蕭瑟肅殺氣氛,情緒容易受影響。五行中既然秋天對應白色,代表清爽、明亮,表示要多穿白色、亮度高的衣服,讓心情更愉悅輕快,別人看起來也較有生氣,不致死氣沉沉。

冬掛冰凌時

立冬(11月7/8日):冬季開始,一年的田間操作結束,作物收割之後要收藏起來。

小雪(11月22/23日):氣溫下降,黃河流域開始降雪;北方已進入封凍季節。

冬至(12月21/22日):這一天,陽光幾乎直射南迴歸線,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

小寒(1月5/6日):開始進入寒冷季節。冷氣積久而寒,大部分地區進入嚴寒時期。

大寒(1月20/21日):大寒就是天氣寒冷到了極點的意思。

冬季,由於自然界陰盛陽衰,寒氣襲人,極易損傷人體的陽氣,所以冬季養生應從斂陰護陽出發,自覺地做到“七要”,就可以有效地預防疾病的發生。

要儘量早睡晚起冬季早睡晚起,保持較長的休息時間,可使意志安靜,人體潛伏的陽氣不受干擾,這是冬季保健必須首先要注意的。

要十分注意背部的保暖背部是陽中之陽,風寒等邪氣極易透過人體的背部侵入,引發疾病。老人、兒童及體弱者冬日要注意保暖背部,避免陽氣受到傷害。

要避寒就暖冬天氣候較冷,人們要注意儘量呆在溫度適中的房間裡,減少外出次數。如要外出,就要穿上保暖衣服和鞋襪。

要謹慎對待洗澡冬天洗澡,稍有不慎,就會發生傷風感冒,並誘發呼吸道疾病等。因此應減少洗澡次數,老年人及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更應注意。

要堅持洗腳腳是人體之本,它與大腦、心臟都有密切的關係。冬季臨睡前如果堅持用熱水洗腳,不僅可以促進足部的血液迴圈,還對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大有裨益。

要嚴防病變科學研究發現,冬至之前是陰寒最嚴重的階段,重病患者往往會病情加重。對此,要採取預防措施,譬如可以給重病患者有針對性地服一些滋補藥品,如人參、大棗、桂圓等,以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要調節飲食根據冬季天氣寒冷的特點,膳食應以補為主,早晨可飲用牛奶、豆漿、各類豆粥等,中午和晚上應選用熱量高、蛋白多的羊肉、狗肉、魚、蛋等食品,同時還應多食用含有維生素B2的食物,以防皮膚幹粗、皸裂。要進行適宜的身體鍛鍊,冬季鍛鍊一定要注意掌握一個“度”,不能透支身體的能量。各人可根據自己的身體現狀,有選擇地進行慢跑、散步、練氣功、打太極拳、習劍等適宜冬季鍛鍊的專案。

1、立春


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這一天後,草木復甦,萬物始生,春天到來。在三千年前的周朝,就有迎“春”儀式,天子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祭拜居住在東方的芒神,祈求豐收。


2、雨水


雨水後,降雨增多。桃花梨花含苞,草地樹梢多了一絲綠意,忙碌的春耕也開始了。出嫁的女兒要帶著自己的丈夫,提著兩把藤椅和“罐罐肉”,回孃家看父母,有孩子的,還要為自己的兒女拉保保(父母給孩子認乾爹乾媽的意思)。


3、驚蟄


正如其名中的“驚”,轟轟轟,冬眠的小動物全被春雷震醒,除了要為莊稼防蟲,這一天,還要“打小人”驅走黴運。因為“梨”與“離”同音,驚蟄這天,吃梨成了保留節目。


4、春分


春分一天,晝夜平分,寓意公平,古人會在這一天校對度量衡器具。此外,每年這一天,無論男女老少,都“童心未泯”地玩著同樣一個遊戲:讓圓滾滾的雞蛋立起來。這個看似簡單又高難度的遊戲延續了數千年。


5、清明


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這日的很多習俗與郊遊踏青有關:盪鞦韆、放風箏、蹴鞠、插柳。清明這個節氣很糾結,既有思念故人的悲傷,又有踏青賞景的愜意。


6、穀雨


穀雨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巴蜀等地開始下起夜雨。除了農作,古人們在穀雨做的事情還很多:青年婦女要“走穀雨”,即野外散步;南方要採穀雨茶,傳說可以清火、明目,還能辟邪;北方要吃香椿,提高免疫力。


7、立夏


立夏之後,萬物從初生進入了繁茂。其實,按氣象學意義,立夏並不是就到了夏天。不少人愛吃的茶葉蛋是因“立夏”而來,它可是這天最經典的食物,聽說立夏日吃了雞蛋可以祈禱夏日平安。


8、小滿


“滿”,此時,一些夏熟作物的籽粒已經開始飽滿。不過,又有個“小”字,所以它們還要等段時間才能成熟。小滿正是插水稻的季節,而農民們最重要的,就是保證稻田裡的水的充足。


9、芒 種


芒種很忙,既有大麥、小麥等要搶著收割,又有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要忙著播種。此時正值梅子成熟,而梅子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從夏朝開始,芒種時節便有了煮梅的習俗,酸梅湯也成了夏季最好的消暑食品。


10、夏至


這一天,北半球的白天達最長,之後就慢慢縮短。雖然如此,夏至卻還不是最熱的時候,不過,由於空氣對流旺盛,尤其是午後或者傍晚,易下起雷陣雨。


11、小暑


小暑的標誌是出梅、入伏。過後,就是三伏天。不過,小暑也是個碩果累累的日子。農民勞作半年終於可以嚐到新稻穀了。


12、大暑


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極端天氣如旱、澇、風災也十分頻繁,因此,農民們要看準時機,搶收搶種,抗旱排澇。不過,他們也會忙裡偷閒,用吃來犒勞自己。浙江台州人吃薑汁來去除體內溼氣,而福建莆田人卻要反其道而行之,吃熱性的荔枝、羊肉來以毒攻毒。


13、立秋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也預示著豐收的開始。宋代,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裡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這一天的風俗很多,例如摸秋,婚後尚未生育的婦女,可在夜裡到田園摸索摘取瓜豆。


14、處暑


“處”含有躲藏、終止之意,“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氣溫逐漸下降。處暑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就連天上的那些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雲成塊。


15、白露


天氣漸轉涼,會在清晨時分發現地面和葉子上有許多露珠,這是因夜晚水汽凝結在上面,故名白露。白露期間,各地的習俗也有不同。例如,舊時南京人十分青睞“白露茶”,而資興興寧、三都、蓼江一帶歷來有釀酒習俗。每年白露節一到,家家釀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


16、秋分


秋分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季,氣溫也一次次下降。正如可謂“一場秋雨一場寒”。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後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


17、寒露


寒露時節,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此時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雲紅葉;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從中醫的角度講,此時這節氣在南方氣候最大的特點是“燥”邪當令,燥邪最容易傷肺傷胃,應該注重養生,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品。


18、霜降


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這時,養生保健尤為重要。在中國的一些地方,霜降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但可以禦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


19、立冬


立冬,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漢族民間以冬至為冬季之始,需進補以度嚴冬的食物。


20、小雪


小雪時,醃臘肉是南方人最熟悉的民俗。小雪後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乾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另外吃餈粑也是南方在小雪的習俗,餈粑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


21、大雪


大雪,顧名思義,雪量大。到了這個時段,往往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的地區,會降大雪,甚至暴雪。凍雨(雨凇)、霧凇等特殊氣候現象也成為該時節的獨特景觀。此時,“觀賞封河”也是北方獨特的景觀。到了大雪節氣,北方河裡的水往往都被冰凍起來,人們可以盡情地滑冰嬉戲。


22、冬至


冬至這天,太陽直射點到達一年的最南端,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白晝達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晝越短。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而南方則是吃湯圓。民間有從冬至日開始“數九”的習俗,宮廷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冬至也是養生的大好時節。


23、小寒


小寒標誌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據中國的氣象資料,小寒是氣溫最低的節氣,只有少數年份的大寒氣溫低於小寒的。進入小寒,年味漸濃,人們開始忙著寫春聯、剪窗花,購置年貨,為春節做準備。涮羊肉火鍋、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為小寒時尚。


24、大寒


大寒是最後一個節氣,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這一節氣中,比較重要的一環就是“食補”,八寶飯,芪杞燉子雞,羊肉燉白蘿蔔,紅杞田七雞等都是百姓餐桌上必備的佳品。

二十四節氣,是曆法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一歲四時,春夏秋冬各三個月,每月兩個節氣,每個節氣均有其獨特的含義。廿四節氣準確的反映了自然節律變化,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指導農耕生產的時節體系,更是包含有豐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統。廿四節氣蘊含著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澱,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1][2][12]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它是上古先民順應農時,透過觀察天體執行,認知一歲中時令、氣候、物候等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廿四節氣最初是依據斗轉星移制定,北斗七星迴圈旋轉,斗柄順時針旋轉一圈為一週期,謂之一“歲”(攝提)。現行的“二十四節氣”是依據太陽在迴歸黃道上的位置制定,即把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15°為1等份,每1等份為一個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3][4]

經歷史發展,農曆吸收了干支歷的節氣成分作為曆法補充,並透過“置閏法”調整使其符合迴歸年,形成陰陽合曆,“二十四節氣”也就成為了農曆的一個重要部分。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繼續學習植物

葡萄小苗澆水的正確方法

以下是葡萄小苗澆水的正確方法:1.觀察土壤溼度:澆水的頻率應該根據土壤溼度來決定。在澆水之前,可以用手指或水錶測量土壤的溼度。如果土壤表面感覺溼潤,但在幾釐米深處卻乾燥,那麼就需要澆水了。2.控制澆水量:葡萄樹的生長需要足夠的水分,但也不能...


葡萄結果後怎麼澆水

葡萄的澆水時間非常關鍵,而且澆水比施肥更加重要,知道為什麼嗎葡萄澆水比施肥更重要。研究表明,土壤含水量為60-70%,根系生長良好;80%以上,通風差,容易爛根;低於35%,根系生長被阻斷以花芽分化期為例,適度的水分控制可以防止延長和促進花...


門口栽蔥是什麼意思

門前種蔥是一些地方的風俗,對門是沒有影響的,我小時候門前就一直掛著把蔥呢。這種風俗的原因,是“蔥”和聰明的“聰”諧音,主人家期盼孩子以後能夠聰明,才在門上掛蔥的。一般是在孕婦平安分娩後,家裡人在大門上掛一塊紅布,告示鄉鄰孩子平安降生了;同時...


黃金萬兩植物擺放禁忌

黃金萬兩植物在客廳風水講究中,一般只用擺放一盆,避免客廳氣場壓迫或者環境雜亂,導致運勢不好;還要將其擺放在財位上,促使其更好的生旺發財,帶來財運,不可擺放在客廳財神下方,以免二者衝突導致破財。可擺放在客廳的大門對角,有助於轉運,並要遠離電器...


怎樣給杜鵑剪枝

1、修剪殘花杜鵑花的花期時間在每年的4~5月份之間,花期結束之後,養殖者需要儘快將植株上開敗的殘花,以及未開放的花苞全部修剪掉。長期未修剪的殘花,可能會耗盡營養成分,出現腐爛的狀況,從而滋生病菌蟲害。2、枝葉處理杜鵑花成長過程中,往往會出現...


毛杜鵑開花後怎麼修剪

杜鵑花生命力旺盛,養在家中顯得十分別致優雅,想養出優雅美麗的杜鵑花,那麼修剪就非常重要,按照要求修剪可更加美觀。1、修剪時間杜鵑花在一年四季都是可以修剪的,本身植株生長旺盛,剪口很快就會癒合,不會對植株造成過大的傷害。不過修剪時最好保證溫度...


獨杆橡皮樹怎麼能長側枝

1.摘除頂芽,打斷頂端優勢。橡皮樹的生長非常迅速,特別是氣溫回暖以後,也是修剪整形的最好時機。將頂芽摘除,橡皮樹沒有了頂端優勢,靠近頂端的2,3個側芽就會萌發,很快長出分枝。2.將莖杆短截。如果枝幹長得過高,也可根據株型將獨杆的枝幹短截。短...


月季發枝少是什麼原因

原因1:修剪少如果養了微型月季,不修剪也可以自己萌發很多的側分枝。像微型月季開花普遍很多,因為它枝條多,每個枝條都會開花,所以很容易花開爆盆。但對於很多藤本月季來說,可能分枝效能差一些,所以需要透過修剪來促發它多分枝。尤其是灌木月季,若不及...


藍色妖姬怎麼養

1、選取土壤藍色妖姬適宜生長在鬆軟肥沃的土壤中,種植藍色妖姬時,需要翻耕30-40釐米的土地,除去其中的碎石和根茬,再往土壤中施加腐熟的有機肥或者氮磷鉀複合肥料,為藍色妖姬提供生長所需要的養分。2、剪取插穗種植藍色妖姬時,需要準備消過毒的鋒...


最黃的芒果叫什麼

最黃色的芒果可能是指品種為阿爾芒果,這是一種普遍種植於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芒果品種。阿爾芒果果實呈橢圓形,果面光滑呈黃色,果肉呈鮮黃色,非常甜美。阿爾芒果一般種植於炎熱的氣候,成熟時間一般在夏季。它是全球芒果市場上的一種主要品種,除了在印度和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