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裝電腦如何搭配才能發揮各配件的最大效能
主要是CPU、主機板、顯示卡、記憶體這四個,比如我選了個AMD4核的cpu,改根據哪些引數來選擇主機板?根據哪些引數來判斷這個4個部件搭配是否合理? 請高人指導 謝謝 (什麼頻率啦、 匯流排啦、 誰不能小於誰啦, 這些我搞不清楚)展開
我
、光碟機等配件的選擇都比較容易,大家只要按需選配適合自己需求的產品即可。但CPU、主機板、顯示卡三大件該如何搭配才能做到平衡,而不出現嚴重效能瓶頸或頭重腳輕的狀況呢?
整合平臺5∶5
整合顯示卡的整合平臺很受入門級使用者、中低端使用者喜愛。對於新手,如果弄不準這類平臺該怎麼搭配才合理,可以先選定CPU,然後再根據CPU情況選擇同等價位的主機板,一般不會出現搭配不平衡的狀況。當然,由於是入門級平臺,所以所選CPU不要太高階,200~800元的CPU產品(AMD的為200~600元)應是選擇的主流。如果有錢挑選千元以上的CPU,就沒有必要再使用整合主機板了。
CPU對整合主機板的最佳價格投入比例是5(±1)∶5(±1),價格投入比例在4∶6到6∶4的範圍內也是可以接受的,在4∶6的情況下更注重主機板的效能,特別是整合顯示卡的效能;在6∶4的情況下,則可更注重CPU的效能,包括整合顯示卡的CPU的效能。
例如,想配置一款AMD的入門級整合平臺,在CPU方面先選定主流的入門級雙核處理器AMD速龍Ⅱ X2 245,其報價為400元,要選擇整合主機板與之搭配的話,最佳搭配的整合主機板就是400元左右的產品,如常見的399~449元的780G/785G主機板。如果需要更高的整合顯示卡效能,也可考慮499~599元這一檔次的產品,如499元的790GX、599元的880G,仍屬於搭配均衡之選。
再如,Intel賽揚雙核E3200(散)的報價是260元,而奔騰雙核E5200(散)的報價是375元,按照這個比例,可以在249~499元的價位上為其挑選出合適的G31、G41晶片組的產品搭配使用。對於這個檔次的平臺,不用首先考慮一線主機板品牌,價性比是第一位的,如果非要為這個檔次的CPU選配一款報價700~1000元左右的一線品牌G43/G45主機板,從價效比上來看,顯然是不均衡的。
獨顯平臺3∶3∶4
如果要配獨立顯示卡,怎麼樣才更合理呢?實踐表明,3(CPU)∶3(主機板)∶4(顯示卡)這樣的配合是最合理的,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系統性能。例如按照這樣的比例,我們只需為上一款AMD或Intel整合平臺加入一款499~599元的主流中低端獨立顯示卡,便可勝任幾乎所有的主流應用。
在獨顯平臺中,在CPU夠主流的情況下,顯示卡更重要,這時顯示卡是影響整體效能走向的分水嶺。例如,CPU選擇了中端的英特爾Pentium G6950(盒)或酷睿i3 530(盒),參考報價699/799元,499~799元左右的H55主機板能很好地支援。而要獲得更好的3D效能,GTS250、GTX260、HD4870、HD5750、HD5770等顯示卡都是其佳配。
當然,根據平臺個例和定位不同,靈活地調整其投入比例,只要不嚴重超過該比例都屬於合理。例如,對於AMD平臺,由於其CPU及主機板價格明顯低於Intel同檔次產品,所以甚至可以採用2.5(CPU)∶2.5(主機板)∶5(顯示卡)這樣的比例,以達到更佳的顯示效能。AMD速龍Ⅱ X4 630(盒),市場報價為699元,可選599~899元的主流主機板與之搭配。在顯示卡方面,既可選擇699~999元的中端顯示卡,也可選擇1000~1500元的主流中高階顯示卡。
而對於CPU效能和顯示效能並重選擇Intel主流平臺,也可選用3.5(CPU)∶3(主機板)∶3.5(顯示卡)的投入比例,權重都是±0.5。例如英特爾酷睿i5 650(散),報價1210元,比例2.5~3.5的主機板都可選,最值得推薦的便是採用P55晶片的一線品牌主機板或H55晶片的一線品牌產品中的中高階特色產品,這類產品的報價一般在999~1999元左右。最值得推薦的顯示卡為1000~2000元的主流中高階產品,如GTX275、HD5830、HD4890。這樣搭配出來的產品效能自然不差,並且整體效能很均衡,不會有明顯的瓶頸,不會出現大馬拉小車或小馬拉大車的狀況。
這三者搭配很簡單
其中主機板和CPU 必須是配套的 比如英特爾 9代的CPU 就必須配9代的主機板 (也有一些魔改跨代的那些不是發燒友不推薦)說明白點就是 I5-9400F這款CPU就要配置9代的B360 主機板應該不同代的CPU和主機板之間 不能通用,
但是AMD家的除外 從銳龍1代到現在的3代都能用一個型號的主機板這是應為官方不限制都可以用他的統一介面是AM4
再說說顯示卡,現在主機板上只要有顯示卡的藉口都能用通用的,你想買多牛P的都可以,但是也不能摩托車上安大炮 ,入門級CPU 上個高階RTX2080 那就大材小用了。
1.相容性原則:主機板介面和CPU介面應相容。英特爾方面現在主流是1155針、2011針介面,AMD方面現在主流是AM3、AM3+、FM1和新上市的FM2介面,其中AM3+的主機板向下相容AM3
2.超頻性原則:這一條針對英特爾,型號帶K的CPU需配合允許超頻的主機板(Z77\Z68\X79等),不帶K的CPU不可超頻,可以搭配不能超頻的主機板。
3.功率原則:主機板供電要滿足CPU的需要。65W以內的CPU可以用3相供電的主機板,95W以內可以用四相,125W以上的CPU以及打算超頻的CPU建議搭配5相以上供電的主機板
4.現在的顯示卡介面統一,與主機板和CPU均可相容,根據效能和價格選擇即可
我覺得吧,CPU與顯示卡搭配其實沒有具體的搭配標準,如果你是超級遊戲玩家,CPU和顯示卡都要選擇高階產品,另外大型遊戲對顯示卡要求較高,CPU可以稍微低一些也沒關係。另外如果十分重視CPU的速度,比如要大型程式設計。那麼可以搞個整合顯示卡就夠了”。
02
CPU和顯示卡搭配關係最主要還是看用途,如果只是一般高畫質電影、一般的休閒遊戲,那麼對顯示卡與CPU要求都不高,那麼對於CPU與顯示卡對於如今來說,入門級就足夠,另外對於多數一般主流遊戲,如今二代APU處理器憑藉出色的內建獨顯核心即可很好滿足,無需搭配獨立顯示卡。
03
但如果是遊戲使用者,那麼對CPU與顯示卡相對都有一定要求,不過如今很多遊戲對顯示卡的依賴性更強。對於喜歡玩大型遊戲的使用者,可以選擇中等的CPU搭配一箇中高階獨立顯示卡即可。
特別提示
CPU和顯示卡怎麼搭配沒有統一標準,主要根據用途,對於一般使用者而言,不必過於糾結,搭配上可以根據CPU的檔次,選擇顯示卡的檔次,也就是說如果選用的是中端處理器,那麼可以選擇相匹配的中或者中高階顯示卡
理論上,主機板和顯示卡只要插槽搭配,就能搭配上,但具體搭配受限於主機板所搭配的CPU,以及主機採用的電源。
受限於主機板所搭配的 CPU,主要是三點:
一、效能。一個電腦平臺的 CPU 效能要和 GPU 效能旗鼓相當,才能平衡,如果CPU弱,顯示卡強,CPU會成瓶頸,反之就是顯示卡成瓶頸。
(1)對於單核和老機子來說,CPU 效能太弱,升級顯示卡意義不大,僅推薦 GT730 之類高畫質顯示卡。
(2)對於雙核和入門級四核來說,最高適配是 GTX750Ti、R7-260X 級別獨顯。
(3)對於 Intel 的i5、i7、至強 E3、i7 Extreme,可以搭配 R9 390、GTX Titan 之類高階顯示卡。
二、供電。部分電源的 12V 供電是 CPU 和顯示卡共享的,如果 CPU 高功耗,就會導致顯示卡的 6pin 供電可能不夠功率供電,所以高功率 CPU 比如 FX-8300 會影響顯示卡搭配,不升級高功率電源的話不能搭配高階顯示卡。
三、PCI-E 標準。目前 AMD 的 FM1、FM2、FM2+ 介面的 APU 平臺,以及 Intel 的 LGA1156、LGA1155、LGA1150 和 LGA1151 等 Core i 平臺,PCI-E 控制器都是 CPU 提供的。
目前來說最低標準 PCI-E 2.0 是夠用的,未來可能需要 PCI-E 3.0 標準才能更好支援。
樓主想自己配個桌上型電腦?
那麼我來說說我個人的一些淺顯看法。
首先,搭配均衡最合理。
最先選擇主機板:
主機板、CPU、顯示卡都有高中低效能,價格也就分三六九等,不同價位,不同晶片組的同樣CPU介面產品,品牌、功能、擴充套件性、主機板供電、做工會不相同,選擇主機板,必須先要滿足功能上的需要,比如USB3.0\SATA3.0\CPU介面等自己所需的介面,再看價格和品牌,選擇合適自己的主機板。
當然優先選擇最新型號的!
其次是選擇CPU:
選定最新或者主流的主機板後,那麼主機板支援的CPU也是市場上最新或者最成熟的產品,品種相對豐富,可選擇餘地大,根據自己的要求選購,日常用途都沒問題,主要是遊戲需要CPU滿足,可以根據遊戲要求選擇一款合適的CPU。
選擇顯示卡:
普通家用的,核顯即可滿足,而且可以省錢。有遊戲要求的,那CPU和顯示卡需要選擇同樣級別的,中端CPU就選擇中端顯示卡,高階CPU就選擇高階顯示卡,可以透過CPU、顯示卡天梯圖來選擇合適的新顯示卡,CPU和顯示卡效能可以有些差別,但相差不要過大就行,否則木桶原理,電腦遊戲效能是按最低效能的硬體計算的。
選擇記憶體:
記憶體相對簡單,通常普通配置8G,遊戲配置標配16G,高階配置可以選擇32G的配置。
其他固態硬碟、機械硬碟,機箱、電源、散熱器,滿足要求,品牌不錯就行。
最後就要看你荷包裡的錢了!祝樓主配得心儀的主機!
三代吉利帝豪油箱容量為54升。油箱的容積是衡量汽車儲油能力的標準。油箱的容積越大,加的油就越多。車輛續航時間越長越強,跑得越遠,可以減少加油次數。外觀方面,帝豪GL的前臉非常時尚,非常適合年輕人,整個前臉有很強的層次感。鍍鉻條裝飾的家族式進...
吉利遠景ge7的油箱容量為48升。1.根據官方資料和專業評測,吉利遠景ge7的工信部油耗資料為5.8L/100km,綜合工況續航里程為828km。根據這個數字和油耗公式,我們可以大約計算出ge7的油箱容量為48升。2.ge7車型是一款以節油...
吉利gx7的燃油箱容積為60L。外觀:時尚動感的車身線條貫徹整個車身,並採用了規格為225/65-R17的五輻條樣式輪轂。新車的軸距則達到了2661mm,整車的長寬高為4541×1833×1700mm。內飾:車廂內飾依舊採用了家用車當前時下...
通用的手機充電器一般都是5V電壓輸出,輸出電壓是一樣的,但不同的充電器輸出功率有所不同,因為平板的電池容量更大,需要的充電功率更大,所以平板用的充電器功率會更大。充電器的功率可以用電流為標示。充電器的功率也不是越大越好的,充電器只是提供充電...
oppo充電器頭從背面看多少W可以按照如下方式進行計算:1、充電器輸出電壓乘以輸出電流,如普通手機充電器輸出為5V-2A既5X2=10W,充電器上會有標註但標註的為充電器端最大輸出值而並不一定是手機充電的功率,實際充電輸出會因手機可承受的功...
充電器瓦數越大充電越快,瓦數越小充電越慢。通用的手機充電器一般都是5V電壓輸出,輸出電壓是一樣的,但不同的充電器輸出功率有所不同,因為平板的電池容量更大,需要的充電功率更大,所以平板用的充電器功率會更大。充電器的功率可以用電流為標示。充電器...
按Delete鍵進入BIOS;1、找到集顯調節位置,一般是在Chipset-NorthBridge子項中;2、找到IGDMemory,該選項是整合顯示卡視訊記憶體大小設定選項;3、按下回車鍵,選擇一個較大的視訊記憶體,按下回車鍵儲存,之後按...
手機號碼[email protected]或者手機號碼[email protected]。現在很多網站都支援手機號碼註冊的郵箱!如果是移動手機,郵箱的格式是“通行證/手機號/別名@139.com”。電子郵箱(E-MAILBOX)是透過網路電子郵局為網路客戶提供的網路交流的電...
1-2個左右。乘坐高鐵對移動電源沒有限制,也就是說帶多少毫安的充電寶都可以上高鐵的。充電寶不屬於《鐵路旅客運輸規程》中所規定的旅客禁止或限量攜帶物品,乘坐高鐵對於移動電源是沒有明確的規定的,所以高鐵是可以帶充電寶的。在乘坐高鐵時不會管乘客攜...
都有。高鐵座椅上肯定有充電口。高鐵、動車是最近十年發展起來的新型列車,為方便廣大旅客充電使用,按照標準都配備有充電口,旅客可以給手機、電腦等小功率電器充電使用,充電口通常就在座位下方。就連普客列車臥鋪車廂都有充電口,你乘坐一次就知道了。一些...